在烟台icon旅游时突发奇想,从黄海icon打了盆海水搞实验!直径30厘米的不锈钢icon盆往阳台一放,足足晒了20天。今天掀开盖布——好家伙,原本透亮的海水全变成白花花的盐层,拿勺子刮一刮,估计能收200克盐。
乐完就开始犯嘀咕:这盐真能往嘴里塞?虽说看着和粗盐没啥区别,可海水里藏着不少"定时炸弹"。现在近海污染不轻,工厂废水、船舶油污全往海里icon排,重金属、病菌、化学物质混在一块儿,光靠太阳icon暴晒根本除不净。
老一辈确实有晒盐的习惯,但人家盐场有专业门道。沉淀、过滤、提纯icon十几道工序,最后还要经过严格检测才能上市。咱们在家里凭一口盆、一个阳台,做出来的盐就是"三无产品"。之前就听说有人吃自晒海盐icon进了医院,重金属超标、急性肠胃炎的案例真不少。
这种实验当个趣味科普挺有意思,亲眼见证海水变盐的过程确实涨知识。但要论吃,还是老老实实买超市里带防伪标识的盐。食品安全没小事,动手折腾图个乐子就行,真要入口的东西,可得把安全摆在第一位!